展館介紹Pavilion
A1文學沙龍館Literature Salon
眷村文學可說是歷史洪流下的產物。因戰爭遷臺的居民及其後代,開展臺灣文學史上特有的面貌。作家們以眷村的生活做為書寫的內容,融入本身情感與細膩觀察,呈現不同作家筆下各自繽紛開落的眷村時光。館內亦設有輕食餐飲休憩空間。
◎Literature Sal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military community is a consequence of historical changes. People, and their descendants, who moved to Taiwan to escape from wars created a unique perspectiv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Writers wrote about life in the military communities and incorporated this with their feelings and detailed observations. A variety of works by different writers about moments in military communities flourished.
Light meals and beverages were provided in the dining area of the exhibition space.
A2眷村主題館Theme Hall
策展人以《天空的凝視》為主題,探討藉由移民城市特有的穿越視點,折射出「水交社」原居民的原鄉記憶與在地生活經驗,迴返當代城市生活的感性對話。透過藝術家邀請已搬離的原眷村住戶進行一系列的記憶工作坊,藉由攝影、建築、電影、食物、文學等媒介,呼應此空間曾歷經日本海軍航空隊及中華民國空軍宿舍的身世。
A3水交社展演館Exhibition Space
你是否懷念小時候媽媽過年特意穿上的棗紅色絲絨繡花旗袍?你曾想知道那些華麗旗袍背後的感人故事嗎?你是否想念父執輩團圓飯酒酣耳熱後談起抗日剿匪戰爭和逃難的驚險故事?妳是否也曾傾慕過哪位軍裝英挺帥氣的鄰家眷村大哥哥?千般嚮往著能和他在浪漫舞會上共舞一曲?你是否也曾戀慕過哪位俏麗灑脫的眷村大姊姊?萬般夢想著能約她一起去看夕陽或是去冰果室吃盤蜜豆冰呢?眷村雖然已然拆遷,但這些屬於眷村的雋永回憶,永不褪色。
B1飛行親子館Aviation Playground
童年•遊戲•話眷村
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懷念的時光,而眷村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往往是左鄰右舍孩子不分大小共同遊戲的歡樂時光。本館以眷村意象為主題,結合水交社雷虎空軍眷村的歷史背景,呈現出有形與無形的眷村文化特質,希望透過親子共同遊戲的歷程,生成與水交社眷村環境互動的童年記憶,並藉由親子間共同感知、參與、談論此經驗,延續水交社的眷村文化。結合互動式遊戲和美感元素,打造具眷村童年記憶的遊戲場域。
B2藝術特展館Special Exhibition Gallery
特展館為藝術展示空間,定期更換不同的主題特展。 開館特展由藝術家陳伯義創作,以「四時味敘」為標題,拍攝及紀錄水交社眷村拆遷中的屋舍。
透過影像敘述水交社的四季,表現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水交社植物、市場、老屋以及年長居民照片,分別以食味殘影、植色光影、陳年印記以及歷史殘跡為子主題,以物質的、流動的、固著的影像裝置來呈現1949年後曾在水交社留下一抹思念的人們。
B4水交社歷史館History Museum
水交社一帶古稱「桶盤淺」,位於府城南門外(清臺灣府城的南城門),係明清時期漢人墓葬之地。日治時期建為海軍軍事基地,二戰結束後國軍接收成為空軍眷村。
水交社歷史館展示出土文物,並巧思運用地層的堆疊關係,打造展示牆面與剖面模型,輔以年表和地圖,把時間打造成立體的藝術。
B5AIR臺南館AIR Tainan Hall
17世紀以降,臺灣在印亞太地區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將軍麥克阿瑟更將擁有數個空軍基地的臺灣形容為「不沉的航空母艦」。本館以「美軍在臺南」為展示主題,刻劃美軍在臺近30年間的足跡,透過多媒體設備、光雕投影、互動體驗裝置,呈現出新型態科技與文化交融之創新體驗。
C眷村食堂Community Canteen
相聚而生 X 用新意煮出心意 X 用美味留下回味
眷村,一個跨世代的共同記憶,隨著空軍、眷戶橫越海峽來到台灣落地生根,眷村人用食物來思念家鄉,麵聚場延續這份思念融入現代養生趨勢,讓回憶不停止在過往,而是在當下創造新的眷村記憶。 麵聚場不忘水交社市場活力的吆喝與眷村家庭共食共享的互助精神,將這些人情味化作麵聚場的整體展現,也用終身對麵食的熱愛,讓整個台灣認識水交社,把美食摻入人生裡,讓這份溫情傳承每個世代。